吴传钧
吴传钧:出生于1918年4月2日,逝世于2009年3月13日。
早年经历编辑本段
1936年,吴传钧考入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1年,他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成为该院地理学专业的第一位硕士生。1943年,他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留校任讲师。吴传钧的才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获得了全国地理专业公费出国名额,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深造。
研究生涯编辑本段
在国外的学习期间,吴传钧代表中国留学生出席了首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与来自各国的年轻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在回国之前,他撰写了一篇名为《中国水稻经济》的论文,成功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9年,吴传钧回国后开始从事地理工作,特别是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地理学的理论建设相对薄弱,吴传钧意识到了这一点,倡导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考察、区域开发和规划等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吴传钧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创办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他加入了九三学社,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经济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特别是国土开发整治和土地利用问题。1960年,吴传钧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的新见解,认为它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经济科学和技术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科学。这个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1年,吴传钧提出了地理学要为国土整治服务的观点,主编了《经济大辞典-国土经济·经济地理卷》。他还担任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的秘书长,在这一领域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他的倡导得到了全国地理学界的响应和支持,国土整治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潮。
个人生活编辑本段
1984年,经过吴传钧的努力,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地理学大会的会籍,为地理学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开辟了道路。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
吴传钧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他在全国地理学大会上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指出协调好人地关系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这一见解得到了全国地理学界的认同,促进了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锐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vmeiti@qq.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