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秉纲
童秉纲:出生于1927年9月28日,逝世于2020年7月9日。他长期致力于流体力学的研究,为中国流体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年经历编辑本段
童秉纲于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于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先后担任讲师和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童秉纲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和近代力学系主任。在1981年晋升为教授并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之后,童秉纲于198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
研究生涯编辑本段
童秉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等领域。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他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为主体的计算气动热力学建立了模拟鱼类运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他的研究成果对鱼类形态适应的内在机制做出了流体力学解释,在钝体尾迹的涡运动机理、可压缩性旋涡流动结构、二维涡方法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童秉纲还出版了《涡运动理论》、《气体动力学》、《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等著作。
童秉纲的杰出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为他赢得了多项荣誉与奖励。他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四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等,这些荣誉证明了童秉纲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
个人生活编辑本段
除了他的科研工作,童秉纲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作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杰出教育成就被广泛赞誉,为他的学术声誉增添了更多光彩。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
童秉纲被描述为一位敬业、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将对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持久影响。他的坚持和创新精神是年轻科学家的楷模。尽管他已经离世,但他的学术遗产将继续激励并指引着后人走向科学的前沿。 童秉纲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位巨星,他的贡献对中国科技事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锐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vmeiti@qq.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